Monday, August 24, 2009

House


我想有个家 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
在我疲倦的时候 我会想到它
我想有个家 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在我受惊吓的时候 我才不会害怕

谁不会想要家 可是就有人没有它
脸上流著眼泪 只能自己轻轻擦
我好羡慕他 受伤后可以回家
而我只能孤单的 孤单的寻找我的家

虽然我不曾有温暖的家 但是我一样渐渐的长大
只要心中充满爱 就会被关怀
无法理怨谁 一切只能靠自己

虽然你有家什么也不缺 为何看不见你露出笑脸
永远都说没有爱 整天不回家
相同的年纪 不同的心灵 让我拥有一个家

看完了House,我想起了这一首歌《我想要有个家》
很多人可以有房子,但不一定有家,
一个家,或许
不需要紫荆城的门
不需要罗马的柱子
不需要日本的鱼池
不需要五星级的狗屋
不需要法利拉(法拉利)
也不需要说:Because I am Rich...

野草住在一间小房子,八个人就住了十几年。
小时候家里穷,没有申请电话(还不是很普遍),
每回老师要我们写上家里的电话号码,总让我觉得苦恼!
老师和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坚持不相信我家没有电话。
最后,要见家长才水落石出。T.T

虽然在学校常常被同学们欺负,
老师也不怎么喜欢我,记得有一次我数学拿最高分。
他保持沉默就算了。。。
还称赞别人。。。
也许麻木了就不会放在心上,
回到家就没事了。

穷人区,常常停电(不是因为交不起电费),
记得小时候,最怀念的就是停电,
每次停电什么书本都可以放下,
然后呢,大家就围在烛光前讲废话。
爸每次都搬出他的故事(他不会讲白雪公主之类的),
他最爱诉说过去他和爷爷的“英雄史”,让我们百听不厌。。。

感谢天父,
他没有让我们有个豪华的房子,
但却为我们预备了充满爱和喜乐的家,
也供应我们所需要的,
我们今日成了何等的人,是靠天父的恩典而成的,
阿们!


14 comments:

水方人子 said...

很多人小时贫穷,一家人常温馨的围绕在微弱的灯光前,梦想将来有一个美丽的家园。到了那天,他们的梦想实现时,才发现他们有的是一间豪华的屋子,代价是一个温馨的家。

思问者 said...

我也曾经穷得很,甚至家里连电灯也欠奉,我爸爸也常常讲他跟伯伯的故事......

3岁那年,伯伯带着一身武艺走了,22岁那年爸爸也走了。。。。。。

只有两个可爱的妹妹知道怎么样把家弄圆,但她们也病了。。。。。。

不过我们都知道有一个可以永远同在的家。

Only by Grace said...

记得小时候,爸爸只有钱租一间小房间,爸爸和妈妈,还有我们四个小的,睡在一起,而大哥和大姐都出外工作。但是,最温馨的是可以睡在妈妈的身边,每晚还没睡之前大家都会一起闲谈,有时爸爸还教我们玩中国棋,他可是高手哦!这温馨的时刻比有一间屋子好的多了。

沙崙 said...

那,我需要再多点珍惜目前有的温馨的家,把豪华屋子梦想摔掉。
还有谁可以提供有关House的解读?

Only by Grace said...

当然以上的是有感而出。当我看完“House"后,就觉得有一点大卫谋杀乌利亚抢夺他的妻子拔示巴,而拿单指折大卫所用的比喻的味道。(发展商拆他们屋子的时后)

水方人子 said...

要说感想吗?这片让我想到圣经说。
“不可随众行恶,不可在争讼的事上随众偏行,作见证屈枉正直; 也不可在争讼的事上偏护穷人。”(出23:2-3)
“你们施行审判,不可行不义,不可偏护穷人,也不可重看有势力的人,只要按著公义审判你的邻舍。”(利19:15)

别搞错,太悲情,圣经也不主张“穷人大嗮”!

Only by Grace said...

哈哈,水方兄不讲感想,那就讲片语,当同学们毁了小孩亲手做的屋子和发展商毁了他爸爸亲手建的屋子时,在个人上他们毁了这小孩的前途,耕种仇恨在他幼小的心灵上,当然也在种族上毁了种族的合一,也将某阶级的印度人边缘化了。注意看小孩的老师是比较高级的印度人,嘲笑小孩的同学是马来人,拆屋子的是华人。
代表什么呢?
阶级之分
欺压的权势
利益的自私
那么我们首相所鼓吹1 Malaysia 的美梦又怎样能够实现呢?

Only by Grace said...

还有,到最后一个马来人出现来安慰这小孩,一个印度人和华人在背景只顾谈私人的事,完全没有理会那小孩。最后还是马来人最好,只有马来人会顾及别人的感受,只有马来人会安慰人。别的种族就自己顾自己啦!还是马来人好,马来人万岁啰!哈哈。。。。。。。。。。。。。。。。。。。

Unknown said...

水方兄说的对,“穷人不是大晒”。
野草觉得重点不在于房子的大小、华丽或简陋。。。等等。
而是家不能失去彼此之间的爱与关怀。

再者,我觉得不需“把豪华屋子梦想摔掉”
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梦想,
而梦想的“大”或“小”,却因人而异。
那印裔小孩的梦想或许对别人来说是可笑的,
但在他的处境里,有房子住已经是“很伟大”的梦想了。

Perng Shyang Teng said...

这里的讨论让人激赏,有感受、有原则、有亮光。

Only By Grace对最后一幕的“种族性”解读,让人有点遗憾。一个马来妇人,愿意停下来关心印裔小孩,这已突破了种族的界限。另外一点值得留意,那妇女是由Yasmin客串,而影片的终结也打出“for min”的字幕,是为了对Yasmin致敬。因此,这“种族性”解读,对难以想象的。

小孩对那房子的情怀,或许隐藏在“这是我爸爸亲手建造的”那句话中。他的爸爸也许已不在了,而那房子留下了许多的回忆,是不能被夺去的。

Only by Grace said...

那么想请问Perng Shyang 一下,但Yasmin停留下来安慰那印裔小孩时,为什么背景有两个不同种族的人在自我谈天,而一个还不时的往马来妇女和印裔小孩的方向看呢?这是否又有别的含义呢?

Perng Shyang Teng said...

若注意短片的细节,当Yasmin经过男孩身边时,那两个男人仍旧未出现,因此,说这表明只有马来人会关心人(马来主义?),而其他种族则只顾自己事,这是不太恰当的解读。

至于那两个男人为何在Yasmin坐下后出现,导演有什么深入意涵,我不清楚。但,之前的解读方向是我所质疑的。

Only by Grace said...

从potong saga, chocolate 和 house 在最后的结局都呈现出马来人的“好”,那么导演是否想告诉观众一些“课题”呢?

游子书语 said...

我到现在也眷恋全家挤在客厅睡觉的那种感觉。没有钱,却很幸福,而且是对幸福不曾怀疑过的那种肯定。我想,你的老师,是一个生病的老师。希望他已经复原或者将要复原。